一出现重污染,企业就害怕!专家解读11月23至
发布时间:2018-11-27 08:26 来源:tommy 阅读:
一、污染总体情况
自11月23日凌晨开始,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空气质量开始转差,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先后达到重度污染水平。截至26日8时,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共32个城市日均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PM2.5日均浓度最高达237微克/立方米(安阳市,2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8个城市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7个城市小时浓度达到严重污染水平,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304微克/立方米(保定市,26日6时)。北京市25日的PM2.5日均浓度为9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夜间起开始攀升,26日7时起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预计受西北冷空气影响,污染过程于27日结束。
图1 11月23-26日典型时段“2+26”城市PM2.5污染情况
二、区域污染发展过程
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表示,本次污染过程根据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可分为两个阶段:
本地累积及污染辐合阶段(11月24日前)。11月22-23日,随低压倒槽逐渐东移,河南及近周边地区位于辐合中心,华北区域污染物向该区域汇聚,区域空气质量速恶化。24日,华北区域污染团被压缩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北部地区,并在高湿和逆温等不利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入夜后,随区域风向逐渐转南,污染辐合带开始向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移动,区域污染形势进入第二阶段。
区域传输及山前汇聚阶段(11月25-26日)。11月25日,在系统性偏南风的持续作用下,南部大范围污染团持续北上,污染辐合带北移。其中,由于区域北部仍有持续弱北风存在,与南部的偏南气流在廊坊及保定一带僵持,北部的北京、廊坊等城市污染形势得到有效遏制,南部城市则在污染团向北输送过程中逐一沦陷。26日区域偏南风为主的输送形势继续维持并进一步加强,北部弱北风势力逐步消失,北京市空气质量在25日入夜后开始恶化,26日7时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三、污染成因分析
此次污染过程依然反映了在区域静稳和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人为排放仍处于高位,对PM2.5浓度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下,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辐合中心所在地重污染天气仍然会出现,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11月23-24日,区域污染辐合中心地面风速小于3m/s,边界层高度在500米左右,有利于本地污染物积累。11月25日晚开始,区域湿度伴随偏南风自南向北逐渐增加,25日20时至26日早 8时,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湿度达到80%-90%,保定、廊坊等城市湿度一度达到饱和。北京市湿度也从25日20时的50%上升到26日8时的86%。高湿度情况下,进一步加剧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同时叠加区域依然偏重的工业结构和冬季采暖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在污染辐合中心影响下,共同推高区域PM2.5浓度。
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表示,在此次污染过程发生前,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通知,启动区域应急联动,各地及时发布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叠加近年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虽然区域正在经历一次污染过程,但于以往类似气象条件下的重污染天气过程相比,此次持续时间和污染程度明显减轻。2016年11月24-26日出现的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与此次气象条件类似,此次污染过程截至目前的峰值浓度比2016年过程降低了近40%,北京市在此次区域污染过程持续了将近72小时左右后才达到重度污染水平,说明提前减排有效减轻了区域整体污染水平,减缓了污染积累速度。
四、空气质量预测预报
11月27日,随西北冷高压系统不断东移,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将受到系统性偏北风影响,区域污染形势有所缓解,预计区域整体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河北沿山个别城市及河南部分地区预计仍有污染残留,预计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河南个别城市可能维持重度污染。
同时,由于西北上游区域受高压系统过境影响,有重度沙尘过程出现,预计以PM10为主要表征的扬沙浮尘天气将随冷空气一起抵达并自西向东主导我国华北地区,届时区域内将短时出现沙尘、雾、霾等天气现象共存的状态。受沙尘过境影响,区域污染的缓解形势可能受到一定的遏制,具体表现为PM2.5浓度的下降及PM10浓度的短时跃升,北京市可能出现浮尘天气。
11月28至30日,受频繁弱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略有缓解,区域中北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京津冀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北部预计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中河南部分城市预计仍将出现重度污染。